2.第二步,“略”即粗读文本,把握重点。
第二步的“略”指向的是文章本身,题干读过后,我们就要正式开始对文本进行研读,这里的“略”并不是匆匆看一眼,了解个大概,而是“略”中有“详”,“粗”中有“细”。
在这一步里我们有三个需要详细看,着重注意的要点,一是,通过粗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,能抓住文章的记叙要素概括出文章内容,只有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,答题才不会偏离中心。二是,把握住作者的基本感情态度,作者对于他所叙述的事件,塑造的人物,描写的景色等都抱有什么样的态度,是喜爱,赞扬,还是厌恶,讽刺或者是由厌恶到喜爱,由喜爱到厌恶等,这些态度,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答题需要答出来的情感态度。三是准确划分文章层次,作者在进行文章创作的时候会形成一个行文结构,我们需要把握住这个结构,把文章层次划分出来,这个划分的依据不是固定的,但在某一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划分的依据基本是唯一的。一般可从如下角度考虑:基本上有①事情的发展阶段②思想感情的变化③时间发展变化的不同④地点的转换⑤表述角度的转换。
3.第三步,“详”即回归题干,细读文段。
最后一步的“详”,指向的是题干和文章的重点词语、句子和段落。首先,虽然我们在第一步详细读过了题干,但是读完文章之后,还要是再次回归题干,这一次再读题干的侧重点,我们需要放在题干的本身,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和范围,例如《好感》第五题“依据文章第五段,结合自身实际,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和感悟?”这一道题属于开放性试题,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,只要能针对性作答,很容易拿分,但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,这里的题干一定要注意要求和范围,这道题里的“范围”指向很明确,即“第五段”,那么回答问题就只能依据第五段的内容,其他段落的内容一律不能考虑进来,这就是“范围”,而需要注意的“要求”,在这道题里实际上有两点一是“依据文章第五段”,二是“结合自身实际”,所以在作答题时首先需要概括出第五段的内容,再举自身实例,简要论证你的感悟和启示,才能拿全分数,不概括内容,不举自身实例都会扣除相应的分数。
文言文也是一难关,所以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古代文言文归类
1.表被任以官职的:征、辟、察、举、召、荐、进、称、补、作、表、为、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