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生的基础薄弱,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针对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,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,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。
一、课前预习的习惯
在一般情况下,在老师没上课之前要做好预习。如果课前预习了的话,那么我们听课时就感觉比较轻松,而课前没预习时,听起课来没有重点,所以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目标,不能走马观花,要做到有目标,预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。我们要抓住预习的重点,把重点放在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上。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,认真研读,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、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,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,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。
二、认真听课的习惯
要把握好课堂时间,要向这40分钟要效率,达到高效的课堂。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,跟着老师想,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。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,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。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,精力集中;抓住重点,弄清关键;主动参与,思考分析;大胆发言,展示思维。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,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,加深理解,增强记忆,提高心理素质,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。
三、上课记笔记的习惯
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的同时,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。对重点内容、疑难问题、关键语句进行“圈、点、勾、画”,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。记笔记也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,如果要把老师讲解的知识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,这显然是不现实的,而且也没有必要性,我们必须要学会正确的记笔记的方法,让自己的学习效率达到最高,学习效果才能最好。
四、课后复习的习惯
在课堂外还必须得注重复习。在复习中我们要抓住“六基” :基本概念要牢记;基本公式要熟练;基本规律要理解;基本体系要形成网络;基本例题要吃透;基本疑点要攻克。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,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,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,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,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式知识结构。主动询问,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。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