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是产业支撑能力偏弱。全县经济总量小、基础薄弱、财政十分困难,加之产业结构畸形,过于依赖一产,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和支撑,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脆弱,培育扶贫产业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撑。
三是经济社会发展不足。全县29个重点村、97.7%的建档立卡人口集中在偏远山区乡,自然条件较差,稳定增收基础仍然脆弱。山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,医护人员不足、服务能力不高问题依然突出。由于地处偏远,留不住人才,师资力量、教学质量等相对落后,影响了脱贫退出。
四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需要加强。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,对新时代扶贫格局的新变化、新要求理解把握不深不透,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本领不强,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提升谋划不深,缺少扶志扶智的有效办法;工作作风不扎实,为民服务意识不强,脱贫措施不够精准,扶贫领域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现象时有发生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(一)坚持扶贫和扶志、扶智结合,落实好“135”工作机制,提高贫困群众组织化程度,不断增强脱贫和巩固提升内生动力。
(二)巩固完善帮扶工作机制,确保帮扶工作不断、力度不减。按照“地州统揽、县抓落实、工作到村、扶贫到户”的责任要求,落实县乡村三级党政主体责任,访惠聚驻村支持配合、协调指导。落实好“十四”个专项行动,形成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合力。坚持各单位干部职工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关系不变,落实定期走访帮扶。
(三)持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,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。实施现代文化引领专项行动,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学国语、学法律、学技能,教育贫困群众知党恩、感党恩,提升发展能力,对贫困户加强国语培训,教育引导贫困户学好国语就是转变落后思想观念,提高就业技能的意识。
(四)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借鉴“闽宁模式”,坚定“生态+扶贫+产业”发展方向,全力以赴发展万亩生态扶贫产业。
(五)持续深入开展扶贫作风建设年活动,加强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。盯住2020年脱贫退出“大考”目标,坚持旬查月调季考核,机关干部下沉入户,查薄弱补短板,持续不断开展工作。